国际油价在周三保持平稳,市场在多重因素的交织下寻找方向。供需关系、地缘政治、美元走势以及宏观经济信号的复杂博弈,让油价走势显得扑朔迷离。
周三(7月2日)亚洲时段,国际油价在窄幅区间内波动。美原油目前交投于65.42美元/桶附近,跌幅约0.05%;布伦特原油目前交投于67.09美元/桶附近,跌幅约0.14%。尽管价格小幅回落,但整体保持平稳,反映了市场在多重因素间的谨慎平衡。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主要产油国的供应计划、美元汇率的波动,以及美国经济数据的表现,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当前的油价格局。

地缘政治缓和:中东局势不再是“炸弹”
自从伊朗和以色列在持续12天的冲突后停止相互攻击以来,市场对中东地区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显著减弱。中东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产区,其局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。
然而,自6月25日以来,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在每桶69.05美元的高点与66.34美元的低点之间震荡,显示出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已基本被消化。
分析人士指出,除非中东地区再次爆发重大冲突,短期内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推动作用将较为有限。
美国库存数据:意外增加引发压力
根据美国石油协会(API)的数据,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了68万桶。通常情况下,夏季是石油需求旺季,库存应呈现下降趋势,这一意外增加无疑为油价带来了下行压力。
Phillip Nova资深市场分析师Priyanka Sachdeva表示,库存数据的意外表现与OPEC+可能增加供应的预期交织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。
投资者正在等待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于北京时间周三晚上22:30发布的官方库存数据,以进一步判断供需趋势。
OPEC+增产计划:市场已提前“免疫”?
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(OPEC+)的动向始终是油价走势的风向标。据四位OPEC+消息人士透露,该组织计划在7月6日的会议上决定将日产量提高41.1万桶。这一增产计划在市场中早已传得沸沸扬扬,投资者似乎已提前消化了这一预期。
Sachdeva分析称,OPEC+增产的消息短期内难以对市场造成新的冲击,但长期来看,供应增加可能对油价构成持续压力,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的背景下。
美元疲软:油价的“救命稻草”
在众多利空因素中,美元汇率的走软为油价提供了一定支撑。,美元兑主要货币周二跌至三年半低点,周三仅温和反弹,仍处于低位。美元走弱通常会刺激以其他货币支付的买家增加石油需求,因为这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购买成本。
Sachdeva指出,在地缘政治风险减退、全球经济疑虑持续的背景下,美元疲软成为支撑油价上行的“唯一例外因素”。然而,这一支撑作用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,因为美元走势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。
美联储政策与非农数据:油价的“风向标”
市场对美国经济数据的关注从未停歇,尤其是即将于周四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。这份数据将直接影响市场对美联储下半年降息幅度和时机的预期。
IG分析师Tony Sycamore表示,降息通常会刺激经济活动,从而提振石油需求。如果非农数据表现强劲,可能增强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,进而推高油价;反之,若数据疲软,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,拖累油价走势。
总结:油价走势仍存变数
综合来看,当前油价的平稳走势是多重因素博弈的结果。中东地缘政治风险的减弱、OPEC+增产预期的消化、美国库存数据的意外增加,以及美元汇率的走软,共同塑造了市场的复杂格局。短期内,油价可能继续在窄幅区间内震荡,投资者需密切关注EIA官方库存数据、非农就业数据以及OPEC+会议的最终决定。

(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日线图,来源:易汇通)
北京时间15:27,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现报67.08美元/桶。